欢迎访问农机农具市场网

农机农具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用机电器材

钦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惠及万千农户

时间:2025-07-31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以前种地全靠自己,又累又费钱。现在有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从育秧到收割都有专业队伍帮忙,成本低了,收入还高了!”近日,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农户黄大叔站在自家稻田边,望着绿油油的秧苗,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1

  政策引领,夯实服务基础

  依托《广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我市因地制宜,明确以水稻、甘蔗等主导产业为重点,聚焦小农户和粮油糖作物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单季作物亩均补助总量高达130元,有效激发小农户种粮积极性。

  多措并举,贴近基层需求

  为让农业社会化服务更精准接地气,我市推出了一系列贴近基层实际的举措。一是政策宣传多维发力,农户知晓全面覆盖。针对小农户对政策了解不足的问题,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联合镇(街道)、村(社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通过“三微一端”等平台发布政策解读,组织工作人员走村入户,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政策补助申报流程、补助标准等,确保政策“看得懂、用得上”。例如,灵山县佛子镇通过微信群发布、入户上门等宣传方式,实现政策入户全覆盖,农户参与度显著提高。二是服务主体严选严管,质量监督公开透明。各县(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择优遴选服务主体,并在官网公示名单。镇(街道)对服务主体的作业量、服务质量等材料严格核验,并在村里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引入北斗终端设备,对作业轨迹进行抽查,确保服务真实有效。三是申报流程优化简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针对农户反映的“申请材料繁琐”问题,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精简材料、优化流程、提升效率。例如,灵山县试点“一表通”申报模式,小农户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即可完成申请,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图为灵山县佛子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广燕深入田间地头宣讲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政策。

  创新服务,促进节本增收

  2024年以来,我市通过创新推广“服务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惠及4.03万户小农户,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新动力。例如,浦北县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零散的资源整合起来,集中对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等进行作业,带动了小农户使用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实践表明,水稻机械化育秧每亩成本降低18元,水稻机械化插秧每亩成本降低80元,促进水稻耕种收综合水平提高2%。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